2000-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历年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

发布日期:2022-03-07 11:04:00

图片



事实上,体育作为关系民生,关系大健康,一直以来是两会关注的焦点。


2022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,共两大内容:


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,过去一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快发展社会事业

其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,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营造良好网络生态。我国体育健儿在东京奥运会、残奥会上勇创佳绩。经过精心筹备,我们成功举办了简约、安全、精彩的北京冬奥会,也一定能办好刚刚开幕的冬残奥会。



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今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

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。坚持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。

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,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,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,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、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。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。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。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。办好特殊教育、继续教育,规范民办教育发展。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。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,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,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,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。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。我国有2.9亿在校学生,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。

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。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,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。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确保生产供应。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加强医保基金监管。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,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。坚持预防为主,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、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,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。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,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,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、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。深化公立医院改革。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,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,补齐妇幼儿科、精神卫生、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。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,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。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,加快建设国家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,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,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。

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。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,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,确保按时足额发放。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。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。做好军人军属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抚恤工作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,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、助餐助洁、康复护理等服务,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,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,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,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减轻家庭养育负担。强化未成年人保护。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。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,努力做到应保尽保、应助尽助。

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坚持租购并举,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,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,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,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,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。

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。繁荣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文学艺术、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。深入推进全民阅读。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,深化网络生态治理。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,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,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。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。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。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,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。


除2022年两会政府报告中关于体育的表述外,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体育的表述都是怎样的呢?


以下为2000-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


202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

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……。稳定和扩大消费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。健全城乡流通体系,加快电商、快递进农村,扩大县乡消费。稳定增加汽车、家电等大宗消费,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,增加停车场、充电桩、换电站等设施,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。发展健康、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服务消费。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,便利新产品市场准入,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。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。运用好“互联网+”,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,发展新业态新模式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。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。稳步提高消费能力,改善消费环境,让居民能消费、愿消费,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。

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

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弘扬伟大抗疫精神,推进公民道德建设。繁荣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文学艺术、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。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,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,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倡导全民阅读。深化中外人文交流。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。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。




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。强化阶段性政策,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,放水养鱼,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。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,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。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,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,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,免征公共交通运输、餐饮住宿、旅游娱乐、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,减免民航发展基金、港口建设费,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。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。”

2、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发展哲学社会科学、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文物等事业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,筹办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,倡导全民健身,使全社会充满活力、向上向善。”

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。全民健身蓬勃开展,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上再创佳绩。
2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。
3、扎实做好2020年奥运会、残奥会备战工作,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,办好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。人民群众身心健康,社会就充满活力,国家就繁荣兴旺。

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服务供给。
2、深入推进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改革,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发展潜力。
3、发展壮大新动能。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,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,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,在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多领域推进“互联网+”。
4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,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3%以上。全民健身广泛开展,体育健儿勇创佳绩。
5、做好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筹办工作,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。人民群众身心健康、向善向上,国家必将生机勃勃、走向繁荣富强。

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,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、残奥会上再创佳绩。
2、做好冬奥会、冬残奥会筹办工作,统筹群众体育、竞技体育、体育产业发展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,使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、拥有健康体魄。人民身心健康、乐观向上,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。

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支持发展养老、健康、家政、教育培训、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。

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,壮大信息消费,提升旅游休闲消费,推动绿色消费,稳定住房消费,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。
2、发展全民健身、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,做好2022年冬奥会申办工作。

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发展全民健身、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。

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。

201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,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的投入,全国财政支出2.82万亿元。
2、大力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,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,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。
3、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农村环境治理,加快农村危房改造,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
4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增强人民体质,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。

201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这五年,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、人民生活明显改善。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全面进步。
2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,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。
3、大力发展体育事业。
4、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、文化体育、旅游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。
5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。
6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。加强对外文化体育交流与合作,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,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。

201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。

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。

200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,加快教育、卫生、文化、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,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。
2、在文化和体育方面。全国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事业支出五年累计3104亿元,比前五年增长1.3倍。
3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,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,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4、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人员往来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交流的措施,促进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。

200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社会事业加快发展。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,教育事业继续发展,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,文化、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。
2、积极发展文化、体育事业。全民体育活动广泛开展,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。

200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。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。
2、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。

200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。我国运动员在第28届奥运会、第12届残疾人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。
2、大力发展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,加强精神文明建设。
3、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事业的支持,中央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987亿元,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。

200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中央财政全年用于教育、卫生、科技、文化、体育事业的支出达855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4%;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债投资达163亿元,增长近两倍。
2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运动取得新成绩。
3、加快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,加强精神文明建设。
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。

200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领域改革和发展加快。
2、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,竞技体育屡创佳绩。
3、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增多。
4、积极推进卫生、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。大力开展群众健身活动,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。

200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社会科学、文学艺术、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医药卫生、计划生育和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。
2、鼓励居民扩大住房、旅游、汽车、电信、文化、体育和其他服务性消费,培育新的消费热点。
3、加强图书馆、博物馆、文化馆、科技馆、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,做好文物保护工作。


200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
1、文化、卫生、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展。
2、加强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。

200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体育的表述:

1、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。文学艺术、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计划生育、卫生、体育等各项事业,都取得新成绩。
2、积极发展电信、旅游、文化、娱乐、保健、体育等服务性消费。
3、进一步做好卫生、体育工作,重视疾病预防和控制,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,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。
4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、体育活动。